首页>>经典案例>>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工资条成热议话题,单位不提供涉

时间:2024-10-15 00:05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厚街律师获悉

近日,《工人日报》报道《我想知道同事的工资,可以问一下吗?》登上热搜,工资单再次成为网友热议话题。

我可以在我的社交圈中发布我的工资单吗?

员工可以互相询问工资吗?

公司可以据此解雇员工吗?

关于工资单,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单位未提供工资单涉嫌违法

新《个人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全员、全额办理扣缴申报,并向纳税人提供个人所得税和扣缴税款信息。

这意味着,单位从工资中扣缴个人所得税后,未向员工提供类似“工资单”的个人所得税、代扣税款等信息,属于违法行为。

工资单“读五遍存一次”

检查发布时间

当你拿到工资单时,首先要检查是否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支付。

用人单位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法定节假日、休息日通过银行支付工资的,不得拖延支付工资。拖欠工资的,应当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报告。

检查工资总额及项目是否正确

拿到工资单后,你要检查上面的数字是否按照劳动合同上签订的金额全额支付。雇主不能用实物商品代替货币工资。

除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外,其他项目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扣除。单位也不得随意调整约定的明细工资。

看看是否符合最低标准

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和特殊条件津贴,也不包括职工保险、福利费和各种非货币性收入。

看五险一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些费用是否已从用人单位扣除并进入您的个人账户?是否按照当地标准付款?

看看税费

目前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拿到工资单后,你还要检查用人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节省

每个月的工资单应妥善保存。在很多劳动纠纷中,工资单、考勤记录等都可以作为维权的证据。

因询问同事工资被解雇,法院责令公司赔偿

何静曾在一家贸易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何静了解到,八位与她从事相同工作内容、业绩相似的同事,无论是工资收入还是业务提成,都比她高得多。

何静以分配不公为由,向主管经理要求加薪。当被问到怎么知道自己的工资比别人低时,何静如实回答。没过几天,公司就因她严重违纪违规,解除了劳动关系。何静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认为,虽然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劳动者的收入是否应当公开,但公司“对员工个人收入保密”的规章制度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同工同酬的规定。 。由此,法院认为该公司的行为构成非法解除劳动关系,责令该公司向何晶支付经济补偿金。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宝全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虽然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工资保密,但虽然客户何晶询问其他同事的工资是不合适的,但公司也不宜利用询问同事的工资的方式。同事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同工同酬。杨宝全认为,“公开收入是实现同工同酬的前提”。

员工工资单“曝光”后被解雇,法院裁定公司违法

吉在一家公司担任销售人员。有一天,她的工资单出现在一款名为“有米”的匿名社交软件上。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她泄密,并终止了双方的合同。纪某觉得工资条不是自己泄露的,于是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工资及赔偿共计16万余元。

法院认为,在“有米”社交软件上发帖的人是匿名的,这张工资单截图中并未出现季某和公司的名字。公司相关部门认定,纪某泄露工资单的行为只是公司的分析和猜测,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系纪某所为。因此,公司据此与纪某解除劳动合同。证据不足,解除合同违法。应当告知其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公司内部是否应该披露员工工资?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宝全认为,用人单位实行薪酬保密制度主要是从保护员工隐私、防止相互比较、减少员工流失等方面入手。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管理、维护员工和谐”。气氛等等。”

“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工资必须保密,也没有限制用人单位实行工资保密制度。”杨宝全认为,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薪资保密条款只需在制定过程中经双方同意并制定即可。如果程序合法有效,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尊重和保护。

然而,在用工实践中,一些企业滥用薪酬保密制度的权利,对劳动者进行不合理的控制。杨宝全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劳动法规定的同工同酬原则相冲突。

在实际运用中,薪酬保密制度常常因缺乏限制而与同工同酬的原则发生冲突。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陈俊宇认为,这是一些基础性、常规性岗位,或者同工种工作者所缺乏的。公平和同工同酬的权利很难实现。 “法律对于是否公开工资没有硬性规定,但劳动者有权了解自己的工资情况。因此,无论企业是否公开员工工资,都应该建立明确的工资支付制度。”

我们可以在网上“发布”工资单吗?

有律师表示,事实上,大多数公司都不希望员工透露自己的工资单。一般来说,工资单上缴纳的税款可以用来扣除公司的运营成本,这涉及到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如果公司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禁止泄露,或者直接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那么一旦员工泄露工资单,可以根据条款进行处罚。但如果公司未将公司相关政策告知员工,事后再根据政策对员工进行处罚,则属于违法行为。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来了:你敢“亮出”你的工资单吗? (半岛报综合整理,资料来源:工人日报、新华网、新浪微博等)

东莞厚街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