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犯罪心理学:探究犯罪心理与犯罪
东莞厚街律师获悉
简介 什么是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心理和犯罪心理对策的学科。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犯罪学和心理科学的交叉学科。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心理和犯罪心理对策。这是学科的特殊性,也是学科的目的所决定的。犯罪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对策有着密切的联系:犯罪心理学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体,也是犯罪心理对策的基础;犯罪心理学对策是犯罪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是犯罪心理学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具体策略和技术。
犯罪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策略
犯罪心理是指影响、控制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包括犯罪认知、犯罪情绪、犯罪情绪、犯罪意志、犯罪动机、犯罪人格、犯罪心理状态等。其中,核心组成部分是犯罪心理。动机和犯罪人格。
就犯罪心理的构成而言,有两种观点:犯罪心理结构论和犯罪心理特征论。犯罪心理学的结构论主张犯罪心理以结构化的方式存在,即行为人犯罪前就存在的、在犯罪实施中起主导作用的那些异常心理因素的有机的、相对稳定的组合。犯罪心理结构作为行为人整体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行为人社会心理缺陷及其行为的内在心理原因和基础的总和。犯罪心理特征理论认为,犯罪心理主要以行为人特定的人格特征的形式存在,如犯罪思维特征(模式)、冲动人格特征等。这些特征是犯罪行为的直接驱动力。
犯罪心理对策是指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运用犯罪心理学原理预防、揭露、打击犯罪、矫正犯罪分子所采取的心理策略和技术。它是犯罪心理学服务于刑事司法实践的体现,是实现犯罪心理学目的的具体策略和技术。主要的犯罪心理学策略包括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测谎)、犯罪心理侧写技术、犯罪心理审讯技术、证言可靠性评估、犯罪风险评估、犯罪矫正技术等。
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
犯罪是危害社会、违反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罪犯是指实施犯罪的人。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以实际行为为客观标准; “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已成为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犯罪行为是犯罪分子在一定犯罪心理影响和控制下实施的危害社会、违反刑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
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既不同又相关。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总之,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内因,具有独立性和隐蔽性。不取决于犯罪行为的发生;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在特定社会情境下的表现,具有一定的依赖性。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必须以犯罪心理的存在为前提,但具有犯罪心理的主体不一定会实施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主要体现在:1、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控制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犯罪行为就不可能发生; 2、犯罪行为是分析犯罪心理的前提。和依据。只有从犯罪行为出发,才能更加客观、可重复地对影响、控制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进行归因分析和验证; 3、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是由不同的犯罪心理状况决定的。
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主要区别是: 1、犯罪心理是内隐的,而犯罪行为是外显的; 2、犯罪心理是相对独立的,而犯罪行为是依赖性的; 3、何时形成 从发生的时间上看,犯罪心理先形成,犯罪行为后发生。
犯罪动机和犯罪人格
犯罪动机和犯罪人格是犯罪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动机。
犯罪动机是驱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力量
犯罪动机指向行为人的邪恶心理根源,是一切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犯罪动机是犯罪人基于性需要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形成的犯罪行为的内在动机。它存在于故意犯罪心理和过失犯罪心理中,包括有意识的犯罪动机(明确的犯罪动机)和无意识的犯罪动机(潜意识的犯罪动机)、正常的犯罪动机(如贪婪的犯罪动机、情感-情感的犯罪动机、权力性的犯罪动机)。犯罪动机、信仰犯罪动机等)和异常犯罪动机(如智力障碍者犯罪动机、性变态者犯罪动机、人格障碍者犯罪动机、精神病人犯罪动机)人)犯罪动机等)。
犯罪人格是犯罪分子或潜在犯罪分子的反社会心理特征的总和。这是一种严重的反社会人格。它是严重反社会行为倾向的身心组织。它包括正常犯罪人格(如物欲型犯罪人格、性欲型犯罪人格、情感性犯罪人格等)和异常犯罪人格(如精神病态犯罪人格、偏执型犯罪人格、精神分裂症等)犯罪人格、精神犯罪人格等。弱智者等)。
犯罪人或潜在犯罪人可能具有犯罪人格,但并非所有犯罪人或潜在犯罪人都具有犯罪人格。犯罪人格是犯罪分子或潜在犯罪分子的犯罪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犯罪人格是反社会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相统一的身心组织系统。它是稳定且可持续的。它支持和维持犯罪冲动,但并不一定导致犯罪行为。这种心理倾向特征与犯罪动机是一致的。
犯罪动机与犯罪人格的内在联系
演员的人格由以需要、动机、价值观为中心的动态系统和以性格、气质、能力为中心的特征系统组成。犯罪人格的构成要素也是如此:犯罪动机是激发、强化犯罪行为的动力。犯罪动机使犯罪行为得以完成,积极的犯罪体验可以在行为结果中得到强化。它与需要和价值观一起构成了犯罪人格的形成。发展动态系统,促进和强化犯罪人格。从本质上来说,犯罪动机与犯罪人格是同质的,即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犯罪动机形成犯罪人格,没有犯罪动机就不可能形成犯罪人格;犯罪人格是直接代表犯罪动机的结构性身心组织,让犯罪动机从认知、情感、意志、气质、能力等方面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更加充分的支撑和表达。犯罪动机是犯罪人格形成的基础,是犯罪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犯罪人格的动态的、典型的要素;犯罪人格通常代表犯罪动机,是一种相对静态、复杂、结构化的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和犯罪人格作为犯罪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二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通过对犯罪心理动力学理论的重新审视和建构,及其在侦查、审讯、审判、刑事处理和矫正等方面的应用,在犯罪心理学与犯罪学的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犯罪心理学学科的性质
犯罪心理学是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的交叉点。在刑法学科中,犯罪心理学属于犯罪原因学科;在心理学学科中,犯罪心理学属于法律心理学的应用分支。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向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犯罪分子是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质上是独特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犯罪心理学以罪犯为基本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性质。同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犯罪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它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偏向社会科学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
犯罪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深入探讨犯罪分子产生犯罪心理、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原因,为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提供理论模型验证;同时,它直接为预防犯罪、打击犯罪、矫正刑事等刑事司法实践提供了具体策略。和技术。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概率学科。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涉及很多变量。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结论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和每种情况。因此,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具有很大的可能性:犯罪心理与一定情况下犯罪行为的倾向或可能性。
纪律任务
作为犯罪学体系的组成部分,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目的与犯罪学、刑罚学的学科目的是一致的,即打击犯罪、保护人权。
根据学科目的,犯罪心理学的学科任务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层次:
●描述和测量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
●阐释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
●探索犯罪心理对策,干预和控制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
●探索犯罪风险,预测和预防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
独特的研究方法
犯罪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以其哲学方法和系统方法论为指导,结合学科特点和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确定所要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它实现的是学科的应用价值。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三组:行为分析、心理分析和认知分析。
行为分析是心理学进入科学主义阶段(客观验证规则)的主要代表,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原理(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和操作条件反射原理)的应用。结合犯罪心理现象和犯罪行为的特殊性,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心理测试法、实验法等。
精神分析方法来源于研究者对心理和行为的推测和经验的结论,是定性理性推理和实践实验的结合。其中有些存在难以反复验证的缺陷,但有时却是面对极端或复杂的人类心理现象的一种探索性方式。犯罪心理学的精神分析方法源于精神分析学派经典假说(无意识理论、本能理论、内疚理论、人格冲突假说和自卑情结的力量等)的临床实践。它在解释和“治愈”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新精神分析学派与矫正技术的结合下发挥着深入的心理探索(而不仅仅是指向异常心理的原因分析和拯救)的威力。狭义的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治疗技术,包括心理史法、催眠法、自由联想法、工作分析法、梦解析法等。
认知分析来源于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及其发展部分(信息处理心理学)。它强调以人类强大思维为代表的认知过程和理性的作用。通过以语言为中心的心理参与,我们可以探究心理和行为背后的动机,也可以用认知来化解心理情结,塑造新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该主题的简史
心理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历史却很短。作为心理科学的分支之一,犯罪心理学与其学科有着同样的历史。这门学科自1897年出现以来,仅有120多年的历史。
自古以来,随着犯罪现象的出现,人类一直在探索犯罪的心理成因。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一直是人们探索的对象。然而,现代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只用了100多年的时间。西方与我国在犯罪心理学的创立上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发展进程呈现出不同的路径。
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哲学、精神病理学、犯罪人类学和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路径:
在古代,人们普遍信仰神灵,超自然力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精神力量。异常和极端的行为被认为是恶魔附身的结果,必须通过奇术、咒语或体罚等驱魔手段来恢复。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学者和医生开始对精神异常进行专门研究。
中世纪后期,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文主义的发展,许多国家宗教界、哲学界的开明人士和医生开始追求理性指导,妖论和迷信活动开始平息,奠定了基础。为了临床科学的发展。随着法医学和精神病学的发展,许多专家总结办案经验,提出了带有精神病学倾向的犯罪心理学观点。例如,德国精神病学家F.-埃宾写的《基于德国和奥地利刑事立法的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特征:供法律学者参考》(又称《犯罪心理学纲要》),意大利人写的《论犯罪人》精神病学家龙勃罗梭(C.)。
犯罪心理学学科的诞生以奥地利犯罪学家、刑事审查官、检察官格罗斯所著的犯罪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著作《犯罪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
西方犯罪心理学理论以哲学、精神病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为基础。在心理科学主流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精神病学的犯罪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的犯罪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犯罪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犯罪心理学理论、认知学派犯罪心理学理论、现代犯罪生物学理论。
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中国是最早探索犯罪心理现象的国家之一。中国博大而悠久的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犯罪心理学思想观点。例如犯罪心理与人性、犯罪心理与经济状况、犯罪心理与成长、审判心理思想、犯罪心理预防思想等。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979年至1982年是我国犯罪心理学学科的起步阶段; 1983年至1992年期间是我国犯罪心理学学科的知识普及和争论阶段; 1993年至2000年期间是我国犯罪心理学学科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发展阶段。今年以来,犯罪心理学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犯罪现象调查和犯罪心理研究; 21世纪以来的发展是我国犯罪心理学学科日趋完善并走向国际舞台的阶段:法律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及相应在全社会多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我国当代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课题)是:
●青少年犯罪心理;
●犯罪动机;
●犯罪人格;
●暴力犯罪的神经机制;
●反社会人格/精神病;
●有组织犯罪和恐怖主义的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犯罪心理分析技术;
●审讯心理技巧;
●犯罪风险评估;
●刑事矫正技术;
●社区矫正技术。
东莞厚街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