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2025 年高考落幕,定向生违约频发,这起合同纠纷案咋判?
东莞厚街律师获悉
2025年高考的帷幕已经落下,考生们即将步入填报志愿的重要阶段。近年来,“定向培养生”,简称“定向生”,因其能够公费就读、享受生活补贴、毕业后能获得编制和岗位,成为了众多考生眼中的热门选择。但令人遗憾的是,“定向生”违约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最近,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由定向医学生违约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法院最终判定该定向生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并作出裁决,要求其退还所接受的培养费用六万元厚街律师,同时还需支付违约金十二万元。
2016年7月,王某高中毕业后加入了四川省某县的一项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他承诺,在完成五年临床医学本科学习之后,将前往指定乡镇卫生院,从事医疗工作不少于六年。
同年八月,王某与就业定向单位签署了《定向医学生培养协议》,该协议规定,在本科学习阶段,王某可免除学费、住宿费,并得到一定的生活费补贴。若王某未能履行服务承诺,则须全额退还本科期间所享受的减免学费、补助等培养费用六万元,同时支付违约金三万元,两项合计九万元。
本科毕业前夕,王某观察到周围的同学纷纷着手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这让他也萌生了继续深造的念头。2020年4月,王某主动与定向就业单位取得联系,递交了一份申请书,明确表达了自己想要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愿望,并诚恳地请求该单位予以批准。
为了增强偏远地区乡镇医生的职业技能和医疗服务质量,经过协商,王某的定向就业单位同意他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并约定他研究生学业完成后必须履行定向服务的职责。同年6月,王某也递交了一份《承诺书》,承诺若定向就业单位批准其考研,他将严格遵循之前签署的《定向医学生培养协议》中的条款,并按时完成定向服务工作。
2021年7月,王某顺利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然而,在即将踏入校园的关键时刻,他突然向定向就业单位提出了终止定向培养协议的请求。面对这一请求,定向就业单位明确表示了拒绝的态度。最终,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签署了《定向医学生培养协议申请考研补充协议》(以下简称《补充协议》)。协议中重申了王某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履行定向服务职责。此外,协议还具体规定,若王某违反约定,须向定向就业单位退还已支付的培养费用六万元,并额外支付违约金十二万元。在签订《补充协议》之际,王某支付了9万元的履约保证金,双方商定,待王某完成学业并正式到岗后,该笔保证金将如数退还。
2024年6月,王某圆满完成了研究生学业,然而,他并未依照协议返回定向就业单位所指定的岗位履行服务职责。他已在成都市自主就业,并且拒绝归还培养费用及支付违约金。因此,定向就业单位将王某告上法庭,诉求其退还所享受的6万元培养费用,并支付15万元的违约金。
法院审理后认定,王某与定向就业单位所签署的《定向医学生培养协议》及《补充协议》均体现了双方的真意,协议内容未违背法律法规的强制条款,具备法律效力,因此,双方都应遵循协议内容,行使各自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在本案中,王某虽获国家财政资助、完成高等教育并接受培养,却未遵守《定向医学生培养协议》中规定的六年服务期限,服务期间更是拒绝到岗,且已自行就业。其行为明显表示出不愿履行合同义务,使得合同目标无法达成。鉴于此,王某的行为已构成违约。
在判定违约赔偿金数额的问题上,法院指出,王某在申请定向就业单位攻读研究生期间所签署的《补充协议》中,双方已明确商定,王某研究生学业完成后需履行定向服务承诺,若违反此约定,需向定向就业单位支付违约金12万元。这一规定应被视为对先前《定向医学生培养协议》中约定的违约金金额,即3万元的一次调整,而非简单地将两者相加计算。
最终,法院裁决,王某与定向就业单位签订的《定向医学生培养协议》以及《补充协议》被解除。在扣除王某已缴纳的9万元履约保证金后,王某需向定向就业单位退还6万元培养费用,并支付3万元违约金,总计9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经生效,王某已全部履行完毕。
法官说法:
诚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敬业则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定向生”计划的核心目标在于扶持偏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及那些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行业,培育所需人才。当考生自愿选择填报相关高校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并成功被录取后,他们必须在入学前与高校和定向就业单位三方共同签订一份定向就业协议,从而确保他们毕业后能够依照协议规定,回到家乡或指定的行业从事工作。
定向培养项目中的学子们享受了政策扶持和难得的学习机遇,然而,他们亦需承担相应的义务。法官向考生们警示,高考志愿填报关乎个人未来走向,需谨慎抉择,以免毕业时发生违约。若选择加入“定向培养计划”,务必在签约前全面了解自身权利与义务,特别是关注服务期限、违约金的具体计算方式以及免责条款等,同时,还需审视个人意愿与长远规划,慎重作出承诺。签订合同后,必须秉持敬业、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自己的承诺。若仅关注自身权益而忽视应尽的责任,不仅会违背契约的基本原则,损害社会的共同利益,还可能被纳入行业信用不良记录,进而对个人职业道路造成不利影响。
期望众多定向培养的学生能以此为教训,诚实守信东莞厚街律师,脚踏实地,各自在职位上绽放出青春的璀璨光彩。
东莞厚街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