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发病病例与康泰疫苗无关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3日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通过对深圳康泰涉湖南2个批次乙肝疫苗的检验和对企业现场的检查,以及对8批次产品检验结果回顾,未发现疫苗生产和质量存在问题。未发现康泰疫苗质量存在问题
央视较早前报道,经过专家分析研判,康泰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合格,生产运输储存的过程中无明显失误缺陷,事件中涉及的17例死亡病例与接种乙肝疫苗没有直接关系。据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食药监总局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称,经专家组对怀疑与接种康泰公司乙肝疫苗有关病例诊断,目前9例已明确诊断,与接种疫苗无关;8例初步判断也与接种疫苗无关,待尸检完成后将作出最终判断;另有1例重症已康复出院。
最近,我国多地发生注射乙肝疫苗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药监总局今日通报,对“涉事”的2批次康泰乙肝疫苗进行了前期检验,未发现在生产和质量控制中有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其它6个批次样品正在检验过程中。
2013年11月至12月,中国多地曝出疑似“疫苗致死”案例,目前,涉事三大疫苗生产商已经停产。
全国疑似注射疫苗死亡婴儿病例增至17例
截至2013年12月27日,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近期全国累计疑似注射疫苗死亡婴儿病例已增至17例(其中江苏太仓1例为注射甲肝疫苗,四川绵竹1例为百白破疫苗和脊灰疫苗,其余均为乙肝疫苗),遍布湖南、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甘肃、四川、湖北等省份。
病例涉及三家疫苗生产公司,其中至少8例涉案疫苗为市场占有率超过65%的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此外,至少涉及北京天坛生物3例,大连汉信1例。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从2000年到2013年12月,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已上报188例,其中,最终确定为疫苗异常反应的18例,近年每年有四五例。
湖南:死亡3例病危1例据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和卫生计生委24日通报,疑似造成婴儿死亡的深圳康泰生物乙肝疫苗在产品有效期内的共198批次44030686支,相关产品销售到27省(区、市)。
12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通报,湖南常宁市、衡山县、汉寿县各有1名婴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2名婴儿死亡。
相关疫苗系深圳康泰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的批号为C201207088和 C201207090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这两批次疫苗主要流向了湖南、贵州和广东三省。
湖南衡山县患儿,男,11月4日出生,12月4日接种第2剂乙肝疫苗,12月6日死亡。
湖南常宁市患儿,男,4月3日出生,12月8日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和1剂流感疫苗,12月9日死亡。
湖南汉寿县患儿,男,10月17日出生,11月25日接种第2剂乙肝疫苗,同时注射维生素K1,约2小时后出现嘴唇、脸面发紫等症状。经2个多星期抢救,已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治疗。身体状况是否受影响需进一步观察。
针对湖南两例疑似“疫苗致死”事件,康泰生物16日通报称是“疑似偶合死亡事件”,“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但有媒体指出,此次发生不良反应并死亡的三个案例,已经不在“出生0到28天”的新生儿范畴之内,其中一名甚至是已经半岁的儿童,是否能判定为“新生儿偶合死亡”,有待调查结论。